雅昌首页
求购单(0) 消息
南海岩首页资讯资讯详细

【评论】绘画中文与质的双修——记著名画家南海岩先生

2017-12-13 11:13:56 来源:南海岩艺术丛苑作者:李洪伟
A-A+

  文即是文化,学问;质就是内容优劣好坏水平的高低。中国画到了魏晋时期已经趋于成熟了,已经在生活中有了广泛的应用,有了专门的学术标准和技术要求,为文人士大夫以及门阀贵族所使用,上升到了一个专门的艺术门类之中了。如魏晋时期的顾闳中、隋代的展子虔、唐代的吴道子、宋代的李公麟、元代的赵孟頫、王蒙,明代的徐渭、仇十洲,唐伯虎,清代石涛等,都是在有文化的前提下,才在绘画方面有所建数的,绘画它不只是描绘的一种事物,更重要的是在传达一种精神,一种从绘画语言里传递出来的信息,如顾闳中的《韩熙载夜宴图》,这是南唐李后主让顾闳中监视韩宅时所描绘的场景,乐伎、喝酒、唱歌、嬉戏等等,是顾闳中画得太绝妙了,才有了李后主放心韩熙载,以至于韩逃走,南唐灭亡的结果。姑且我们不谈历史,只谈绘画,此幅作品把韩熙载家中的场景描绘得声情并茂传神至极。这其实就是南唐后主要的一幅说明书式的答卷,遂而把韩熙载生活状况表达的真实贴切。这是一种能力,又是学问的一种表现。

《南先生用情创作中》

  南先生讲:“多读书,我们有明辨是非曲直的能力,同时也是画好中国画的必要条件。多读书,我们可以以古为镜,行为有效的解析传统,这也是在中国画的学习和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”。元人赵孟頫有云:“作画贵有古意,若无古意,虽工无益。”傅抱石先生也在提倡“向古追溯,新而必雅”口号。习古不是照猫画虎,依样画葫芦,而是在里面,我们学到了什么!最重要是在里面我们了解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内涵,或者是学习了描绘对象的一种方法,不是行迹的表现,而是可以漫漫化成一种适合自己心性表现的一种能力。海岩先生给我讲了一段故事,他刚来北京画院上课,去卢沉老师家的情景:“南先生一进门,卢沉老师就走了进来,你是南海岩吧!你跟我来,卢老师一直把南先生领进卧室,眼睛直勾勾的盯着他并说:‘你跟明明学画,可别学他的皮毛,要吃他的精神!’这个‘吃’字你明白了吗?南先生眼里含情,深深地点点头说;‘我知道’”。这说明学画者或者是艺术家都是在做一件博大的事情,搞的是一个人一生的事业,而且是要一步一个脚印的事情,另外我们清晰的看到没有一个大画家,不是没学问的,就拿近现代来讲,潘天寿先生27岁任上海美专教授时就着手编写《中国绘画史》了;《李可染画语录》中,把中国绘画史中的画家们分析的井井有条,批评的清晰可寻;黄宾虹先生一生著书几百万文字,可想他的知识量有多大,而且集书法、绘画、鉴赏、收藏、史论于一身,最终成为一代艺术宗师;抱石先生也是如此,在竭力创作的同时,传授了一辈子的中国美术史,因而从这些成功艺术大师们的从艺经历中,我得出了一个结论,就是在文与质的双修过程中,文化很重要,见地见识更重要,这一个是相辅相成的事情,文化学问越高,看出好坏的能力越强,越能想出完成艺术作品的好方法。当文化积累到一定程度,质就要飞跃,上升为一种思想了,质是一种境界,是金字塔的塔顶,只有文化才可以让它到达塔顶,才会有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的希冀,当你到了这种境界,才会明白自己的方向,画出异于常人的作品。海岩先生没有杖笻盘桓固步自封,经过苦心孤诣的追求和探索,终能睥睨古今有所建数的来创作,完成彩墨写实人物的风格,这皆是学问下的产物。彩墨写实人物的风格出现就像“宏宝堂”经理程茂全先生说的“一看就是南海岩,NO1。”如他的《阳光璀璨》,上眼就很另类,视觉冲击力很强,不看名字就知道这是他的作品。抱石先生也是如此,如他的《潇潇暮雨》,观其画我们不禁想起古人的一句话“当其下手风雨快,笔所未到气之吞”,这股气势,直袭颖人,逼人眉宇,我们能感觉傅先生的才情多么潇洒,多么自信,多么肯定,或泼、或点、或勾,肆意挥洒,游刃有余,而且表达是浪漫的,充满情怀的艺术作品,让人耐看,让人回味。这是他们“师心不师迹”的见证。所以我们要在学问与见地上多下功夫,不要泛泛地来看问题,一定要下真功夫,硬功夫,死功夫。

《印度舞之三》

  在中国上千年的发展传承中,不面对自然,只看古人的章法笔法,这种偏颇的取向抱石先生是非常反对的,他觉得缺少生命力,因为古人作画都是面对真山真水的来“师法自然”,他觉得这样的艺术作品才有血有肉有生命,看真山真水就是古人的师承。南先生强调心性的所为,心性即内心的真性,完美心灵完全是文化知识修养的过程,“腹有诗书气自华”,有了文化,有了学问我们才能看事物,观写生,搞创作,有能力去判断与辨别。梁漱溟先生说,人有三个层次的思维:感觉、判断、直觉。感觉纯是形而下的冷热轻重之感,判断是带着经验知识的认知,而直觉正是无思无为的道德判断,是形而上的。从而我们也能想到在绘画艺术的积累里,把学到的变成一种经验,一种辨别是非的镜子,只有知识渊博了,才能用直觉来写生,来搞创作,在造化中寻求实践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想法。

《印度舞之四》

《印度舞之二》

  傅抱石先生和海岩先生有一个共性,就是得益于“师造化”。师造化就是在自然世界中,去找寻与心灵相对应的物象,加以艺术的手段描绘出来。我以为这样的作品才是通灵的,才是有造化之功的。师造化是一个人能力的体现,可以尽情的施展自己的才华,随心造境,心想事成,另外它同时也印证你本身所学知识的深浅。人在自然物象中发现的点位不一样,表现的手法也就不一样,所以造成的创作也就不一样。完美的艺术作品,完全来自于个人才华的高低。明代心学圣师王阳明先生有过一段话“你未看此花时,此花与汝同归于寂。你来看此花时,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,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。”阳明先生《大学问》:“大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。”所以说,未看此花时,并不是花不存在,而是它本身就存在,只是没有机会显现而已。寂即为显现,这个应机就是你看此花时,此花就出现了,这说明了物和我之间的关系,这是在师造化中“感通”的缘故。《周易·系辞》:“易”,无思也,无为也,寂然不动,感而通天下之故。“所以未看此花时,良知无思为,寂然不动,看此花时,则感而遂通。心体通向此花一是明白起来的不是此花的科学结构什么的,而是一种物和我的观照,物与我之间的一种交流,相互的对话,可以是形而上的任何形式,但要适性、随情,没有固定的模式,才能成为造化中的自然。总之,未看此花时,此花是“寂”的状态,良知与此花浑然泯殁不显,看此花时,则心体通向此花,良知本有之知一时灿然显现起来。不管是浑然还是灿然,都是一种感通,而不是单纯的对花的科学的探索认知,其实这一切都是在说明我们写生和师造化中的一种状态。另外还有“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,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”。阳明先生说的不仅是对经验和知识的认知探索,还要缘起于心,而不是起于物,这是他强调的,其实这也是我们作为艺术家来认可的观点,只有与心对话,以心来格物,才能看到造化中的真知。

李洪伟:作者系评论家、著名画家

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,主要作为艺术信息、艺术展示、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。以世界文艺为核心,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。旨在传播艺术,创造艺术,运用艺术,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。

联系电话:400-601-8111-1-1地址: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

返回顶部
关闭
微官网二维码

南海岩

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
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

分享到: